久久999免费视频,久热中文字字幕在线,亚洲AⅤ三级一区二区,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dfn id="zwpct"><source id="zwpct"></source></dfn>
    <span id="zwpct"><strike id="zwpct"></strike></span>
    <ul id="zwpct"><td id="zwpct"></td></ul>

  1.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百脈新型農村人才開發(fā)計劃”巡禮之

    看沙樹星如何成為“山東省鄉(xiāng)村之星”

    發(fā)布日期:2011-06-13

    信息來源:

    章丘種植大蔥已有千年歷史,但把蔥種出了名堂、賣出了名氣的,沙樹星卻是第一人。這位章丘市優(yōu)秀人才、棗園萬新村支部書記、萬新富硒大蔥協(xié)會會長,早已被當地百姓親切地稱為大蔥之星。黝黑的臉上襯托出憨厚,言談舉止充滿了自信,尤其在和記者談起大蔥的種植來,沙樹星更是充滿了激情。也是因為大蔥,他被評為了首屆“山東鄉(xiāng)村之星”、“全省黨員干部遠程教育學用典型科技致富帶頭人”和“全國科普惠農 興 村 帶 頭人”。

    沙樹星與大蔥是什么關系?其實,沙樹星的名字早已家喻戶曉、眾人皆知,用句通俗的話說,他就是富硒大蔥的代名詞。

    萬新村作為傳統(tǒng)的大蔥種植村,全村90%以上的土地、80%的人口都從事大蔥種植,富硒大蔥以其綠色、優(yōu)質的內在品質,吸引了眾多客商的青睞,更成為當地村民收入的主要來源。為了發(fā)展好這一特色產業(yè),身為村黨支部書記的沙樹星可沒少費心思。沙樹星知道,要想讓萬新村的富硒大蔥在不斷變幻的市場中站穩(wěn)腳跟,首先,產品質量必須得過硬。

    思路決定出路,沒有創(chuàng)新就沒有創(chuàng)收。2006年,為引導會員實行生態(tài)種植,沙樹星帶頭改革施肥方式,實行測土配方施肥,并把原來的化肥、尿素改為有機肥和農家肥,以專用配方的復合肥為主,基肥改為圈糞和雞糞,每畝用量都在千斤以上。當年,大蔥畝產量最高達到13500斤。2008年,為進一步提高蔥農的組織化程度,在協(xié)會基礎上,由沙樹星牽頭聯(lián)合幾十個黨員干部和大蔥種植示范戶又成立了“章丘市萬新富硒大蔥專業(yè)合作社”,把零散種植戶的力量聚集起來,實行企業(yè)化運營。目前,合作社成員達到1800多個,300畝章丘大蔥核心種植區(qū)已經由綠色轉為有機,輻射帶動區(qū)內的3萬畝大蔥也達到了“綠色食品”標準。

    好酒也要勤吆喝。為把萬新富硒大蔥的名氣和市場做大,沙樹星不僅注重自我宣傳,也通過各類媒體、參展活動及爭創(chuàng)名牌進行宣傳。2006年萬新被評為首批“山東名牌農產品”;2007年被認定為“山東省著名商標”;2008年4月再次榮獲“中國名優(yōu)農產品”的獎牌和證書……這些榮譽,對萬新富硒大蔥品質和安全水平肯定的同時也提高了它的知名度。連續(xù)三年大蔥銷售,日銷售量從以前的每天200多噸上升到超過500噸,普通大蔥價格也由去年的平均每公斤1.2元增長到2.2元,禮品盒裝大蔥由去年的每公斤5-7元增長到7-10元。價格漲高了,反而受到越來越多的客商和消費者親睞,他們說:“我們圖的就是萬新牌大蔥的品牌和質量,哪怕價格貴點,我們也買著放心!”目前,“萬新”牌富硒大蔥已成功打入北京、四川、河南、河北、東三省等20多個省市市場,還跨過了長江,走進了世博會。

    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給老百姓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今年56歲的村民鄭宗俊說:“俺種了快半輩子大蔥了,原來辛辛苦苦半年,畝產不過7000斤,畝收入不過2000元。自從按照協(xié)會要求種植富硒大蔥以來,畝產量在1萬斤左右,畝均收入突破4000元!”像鄭宗俊這樣的農戶,在萬新村已經占到了80%以上,昔日傳統(tǒng)的“土里刨食”變成了如今的“土里生金”。

    “守著土地,守著大蔥,就是捧著金飯碗,咱農民致富就不缺途徑!只要敢想敢干,咱農民致富的路子也會越走越寬。”談到今后的打算,沙樹星躊躇滿志,他想把“萬新”牌富硒大蔥打造成“中國馳名商品”,把萬新大蔥基地打造成集觀光、旅游、科普示范為一體的現(xiàn)代生態(tài)農業(yè)光基地。 

    編輯:
    ?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