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9免费视频,久热中文字字幕在线,亚洲AⅤ三级一区二区,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dfn id="zwpct"><source id="zwpct"></source></dfn>
    <span id="zwpct"><strike id="zwpct"></strike></span>
    <ul id="zwpct"><td id="zwpct"></td></ul>

  1.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加強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 推進民生改善新進步

    ——“一體化”預防化解機制在濟南市中級法院的生動實踐

    發(fā)布日期:2011-09-19

    信息來源:

    社會管理的內容與民政工作息息相關。章丘市民政局著力在完善“社會管理”上做好文章,從民生視角抓創(chuàng)新,把管理寓于服務之中,在依法行政上抓規(guī)范,在強化服務中求發(fā)展,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努力實現在“社會建設”領域對民生的改善有新作為。
    創(chuàng)新載體,搭建救助平臺。面向全市弱勢群體,整合全市社會救助資源,著眼解決全市社會救助不統(tǒng)一、不透明、不協調等問題,促進救助公開化、規(guī)范化,加大投入,設立市陽光民生救助服務中心,建立服務大廳,設置低保、五保、優(yōu)撫等服務窗口6個,工作人員6名,以信息化為手段,以健全民生救助管理服務網絡為基礎,設立專門的服務窗口,開通民生服務電話,不斷推進社會救助事務公開,為整合社會救助資源、合理支配資金、動態(tài)追蹤救助對象搭建起有序、高效的運作平臺,建立以市陽光民生救助大廳為中樞,覆蓋多個部門、全市鄉(xiāng)鎮(zhèn)(服務站)和村居(服務點)的三級網絡,把民生工作置于陽光下,真正讓困難群眾享受到社會進步的陽光。目前,包括低保、五保、孤兒、單親家庭、困難職工等各類弱勢群體信息錄入工作基本結束,市陽光民生救助服務大廳將于6月底正式啟用。
    規(guī)范管理,推進黨務公開。 
    按照形式、內容、程序規(guī)范和黨員、群眾、社會滿意的“三規(guī)范、三滿意”要求,市民政局積極探索黨務公開的新經驗、好辦法。在局顯要位置制作黨務政務公開專欄,將黨組織概況、領導分工、直包到戶貼心服務等黨務政務進行全面公開。凡是群眾關心的黨內熱點、難點問題都進行公開。如辦事流程、黨費收繳管理、黨內扶助、發(fā)展黨員、民主評議、黨組織為民辦實事情況和黨建典型經驗等內容。同時創(chuàng)新設立“黨訊快遞”和“回音壁”,及時將局黨委重大決策、發(fā)展黨員、黨員評先樹優(yōu)等黨的活動公開,對于調研活動或平時收集的來自黨員、群眾等方面的建議意見通過“回音壁”進行公開,并及時回復、反饋,暢通了與黨員群眾的溝通渠道,融洽了黨群、干群關系。設立公開欄以來,定期將業(yè)務科室工作進展如低保動態(tài)管理、五保供養(yǎng)、婚姻登記情況、村委會換屆選舉等事項分別進行公示,共收集建議3條,回復咨詢12件,滿意率為100%。
    完善機制,提高救助實效。推進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完善社會管理的體制機制是關鍵,必須要有健全完善的工作機制來支撐。今年以來,市民政局著力健全了三項機制,普惠廣大群眾。一是建立低保、五保自然增長機制。在實施提標擴面的基礎上,城鄉(xiāng)低保標準每年隨全市居民生活水平、消費水平同步增長,提高保障對象補助水平,從源頭和機制上確保保障標準調整的科學性和規(guī)范性。今年,依據自然增長機制,將城鎮(zhèn)低保標準由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到320元,農村標準由每人每年1640元提高到1970元,將五保集中供養(yǎng)標準由每人每年3000元提高到4000元,分散供養(yǎng)標準由每人每年2000元提高到2400元。二是完善醫(yī)療救助制度。推行城鄉(xiāng)大病醫(yī)療救助“一站式”即時結算,簡化醫(yī)療救助程序,投入資金300余萬元,通過定點醫(yī)院專門醫(yī)療救助窗口,對救助對象直接給予醫(yī)療救助,不斷提高城鄉(xiāng)醫(yī)療救助水平。困難群眾在享受醫(yī)療費用一次報銷后,可再接受醫(yī)療救助,最高救助額為8000元。三是建立自然災害預警機制。出臺《自然災害應急預案》,強化監(jiān)測預警措施和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及時查災、核災、報災,突出對福利院、敬老院、危房以及隱患地段的巡查,及時做出預測、預報、預警,運用信息化手段,使測、報、防、抗、救、援六個環(huán)節(jié)緊密銜接,提高救災應急反應能力,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近期,通過災害信息員排查,對全市危房困難群眾給予了救助,針對實際情況幫1戶群眾進行房屋新建,對9戶危房困難群眾給予補助,幫其修繕房屋,保障困難群眾安全度汛。

    信息來源:市民政局

    編輯:
    ?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