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jié)將至,馬來西亞的春節(jié)氛圍依然濃厚,到處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從中可見馬來西亞民眾對春節(jié)的重視以及馬來西亞華人對中華文化的傳承。
2月24日至28日,由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以下簡稱為“國僑辦”)組派的2018年“文化中國·四海同春”亞洲藝術團來到馬來西亞,分別在首都吉隆坡和東馬城市古晉舉行演出,為當地民眾送來新春祝福,促進兩國文化交流。
傳統(tǒng)戲劇、經典歌曲、器樂演奏、民族舞蹈、現代魔術……演員們傾力獻上了豐富的“文化盛宴”。舞蹈《貴妃醉酒》婀娜多姿,服裝艷麗,淋漓盡致地展現了盛唐氣象;嗩吶演奏《四海同春》增添了歡天喜地的節(jié)慶氣氛;京劇《趙氏孤兒》展示了國粹藝術的博大精深,讓當地“戲迷”一飽耳福。
吉隆坡市民李自強告訴記者,自己是第三代華人,深深為祖籍國深厚悠久的歷史文化而自豪。“我的孫子輩都在馬來西亞出生長大,希望以后有更多這樣的機會,讓他們接觸原汁原味的中華文化。”
馬來西亞當地民眾對此次演出期盼已久,演出門票很早被一搶而空。“這次,我們邀請到國內各個領域的頂尖藝術家加盟,精心編排節(jié)目,希望為海外民眾獻上一場最具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色的文藝演出。”“文化中國·四海同春”亞洲藝術團團長、國僑辦宣傳司副司長劉為杰說。
京劇表演藝術家王蓉蓉、杜鵬的最近幾個春節(jié),幾乎都在海外演出中度過。“海外民眾非常喜愛京劇,現場觀眾反應很熱烈,遠超我們預期。對于許多海外華僑華人來說,聽到京劇,就如同聽到鄉(xiāng)音。”王蓉蓉說。這次來到馬來西亞,兩位藝術家也準備了《四郎探母》《龍鳳呈祥》等多出劇目的經典選段。“如今中國強起來了,海外華僑華人的腰桿兒也更挺了。”回憶起20多年前首次出國演出的場景,他們連連感慨今非昔比。“中國的飛速發(fā)展更加堅定我們的文化自信。我們希望通過演出將這份自信傳遞給千千萬萬的海外華僑華人。”
中國駐古晉總領館代總領事張陽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文化中國·四海同春”演出是中華文化的一個亮麗展示,將文化自信傳遞給了當地華人,讓他們心中充滿自豪感,是對他們多年來堅持華文教育、堅持傳承中華文化的鼓勵和支持。
此次“文化中國·四海同春”節(jié)目豐富多元,除了來自中國的表演團,馬來西亞吉隆坡華星藝術團也同臺獻藝,表演了《迎賓舞》《茉莉花》《二十四節(jié)令鼓》等精彩節(jié)目。
《二十四節(jié)令鼓》的表演者包括華裔、印度裔和馬來裔。該節(jié)目負責人李政威告訴記者,今天中華文化不只影響著馬來西亞的華人,也包括其他族裔。“很多其他族裔的人們也對中華文化很感興趣,一些華人小學、中學都有馬來裔和印度裔的學生。”
曾經奪得世界口琴冠軍的陳軍凱憑著精湛技藝和出色表演贏得觀眾陣陣歡呼。他對記者說,希望通過把《茉莉花》和馬來歌曲串燒起來表演,表達馬中友好的愿望。他是第三代華人,從小接受中文教育,家里注重華人禮儀的傳承,因而對中華文化非常熟悉。“期待在今后的表演中把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科技結合起來,吸引更多年輕人,傳統(tǒng)文化非常需要年輕人的努力來推動與傳揚。”他說。
馬來西亞交通部長、馬華公會總會長廖中萊說:“華人先賢在這片土地開拓數百年,始終不曾拋棄自身文化。祖輩堅持傳承文化,才有了今天的我們。”他表示,馬來西亞的華人文化具有包容性,保存自身文化,同時融入多元社會。此次“文化中國·四海同春”演出,也體現了這種文化融合與傳承。